双周回顾#005 - 零
一件悲伤的事实,这两周,成长值为零~~
从大数据部门临时抽调到互联网部门,支援重构的“配置下单”项目。
一个变种的低代码架构设计,唯一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业务组件的设计与校验设计,算是学习到点东西吧,其余的时间都是赶工中度过~~
一、价值
(一)架构
有幸与公司的前端技术高经
聊天,向大佬请教架构师之路,大佬给的建议。
- 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。API 学习是基础,但不是重要的,重要的是要懂这个新技术解决了哪个业务场景。
- 深耕业务。深度熟悉某一类业务是架构师的必走之路,比如活动秒杀设计、低代码设计
- 前瞻性。拥抱变化,做设计时需要考虑后期的扩展,更友好的支持。比如:服务人数从 1K 扩展到 1W、新加功能特性
这些是建设性的建议,真正落地还是有一段路要走:
了解技术背景
一个新技术的出现,必定伴随着特定的业务场景,在这个独特的业务场景,持续完善这个技术,最终才会有面向世人的技术
.
反思:通常看到一个技术时,会首先一股脑的去学习 API,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。
透过技术学习架构
一个好的技术,必定伴随着一套稳固的架构设计。空谈架构有点虚,可以从一门技术的设计,慢慢去学习它内在的架构。学习它、模仿它、使用它。
很好的例子,Vue 中存在双向绑定,React 中为何一直没有双向绑定呢?
打破限制
每一个小的业务做到极致都是一项很庞大的版图,像数据、日志、队列、资产等。架构的本质是为业务服务,打破技术人的边界思维,敢想敢做,是否可以更进一步、再进一步呢?
(二)互联网
不曾真正在互联网网络做过事儿,这两周支援互联网部门,明显体会到不同的气氛。
怎么说呢,互联网部门与内部系统部门,最直观的感受,就是互联网部门更有朝气,使用最新的技术、说着最潮的行话、下最晚的班
。
互联网部门是善变的。作为直接对接用户的部门,一个需求、一周变化个两三次都是有可能的。不要担心,会有一堆小伙伴陪着你加班,UI、UE、产品、开发...
互联网部门是自由的。完全基于敏捷思想,快速迭代,以最终产品说话。
(三)外包
不得不说的一件事儿,要远永避开外包、避开外包、避开外包...
需要支援的项目,工期紧张、任务繁重。所以,一件很悲伤的事儿,就是没人关心支援的人是否了解项目,也不需要支援的人了解架构、业务,按照人家已设计好的架构填空就行。
外包的滋味十足,基本上天天在赶工,整个人都在透支中...
二、反思
连续两周未有效读书了,一直给自己找借口。觉得加班忙,所以可以谅解。啊哈哈哈哈哈
时间总会有的,懒而已